工程院院士王国栋高度评价高速盘螺生产技术 |
作者: 来源: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行业协会 浏览次数:1127次 更新时间:2015-05-03 08:15:35 |
2015年4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与钢铁、建筑行业的9位专家一起,参加了在安阳市合力创科召开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盘螺生产技术评估会。他们 通过考察生产现场,听取汇报,审查资料,讨论质询,一致认为,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盘螺生产集成技术属国内首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单线冷轧速度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国栋院士在评估中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在评估发言中高度评价安阳合力公司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制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技术。他说,我们 现在在建筑上用好多的钢筋,过去钢筋使用热轧办法生产的,这样强度不够,现在他把工艺改变了,把热轧和冷轧结合在一起,还有热处理。这样的话,就把一个低 强度的钢筋变成高强度了,它可以承担更大的负荷,这样我们在用它(钢筋)的时候就可以用量减少下来,就节省了钢材,减少了排放。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这个事。一个是楼板的建设,比如楼板里边加的钢筋可以用这个材料,另外像我们高铁的轨枕,现在高铁的轨枕 必须用这样的材料,在建筑方面用这样的材料就可以大大的减少用量。这个和环保没有冲突,因为这个是冷轧过程,然后有一点热处理,是电感应加热的,不会带来 环境上边的问题,总体上能源还是节约的,还有一个就是使用的合金量减少,这样钢材量减少,排放和污染也可以减少,对于环保来讲,是符合我们历史发展这样一 个要求的。现在它这个技术开发了一整套设备,这个设备可以高速的、无头的这样一个轧制的一个过程,可以把材料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现在它这样一个速度和这样 的性能,应该说国内外都是处于一个领先的水平。它这个轧制速度和目前国际上的冷轧带肋钢筋速度要提高几倍以上,速度非常快,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他是一个 无头连续的一个轧制过程,他一共授权50多项专利,其中有十几项是发明专利,整个装备从上料开始,到轧制、到热处理,然后到集卷,到成卷,整个一个系列, 因为它是一个经过了几年的时间,而且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这也看出来这样一个比较小的民营企业,它能够通过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终于走到国际领先的这么一个 位置。
(内容转自网络,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行业协会 )
【首页】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