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马来西亚焊网行业考察 |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178次 更新时间:2015-07-07 18:02:16 |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筋焊接网分会于2013年5月组团,协同"规程"编制组代表与各省市设计院和主要施工总包代表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与交流。河北泰德钢筋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加了考察团。
考察团历时5天,分别参观考察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的焊网生产企业、预制构件厂以及采用钢筋焊接网和钢筋深加工配送的施工工地项目.
新加坡考察情况
新加坡是亚洲应用焊网最早且最好的国家之一,最初已于1957年设立焊接钢网厂。历经超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焊网的生产和需求均处于相对稳定的
状态。就单单今年及之后两三年,钢筋市场的每年需求量达约170万吨,其中包括预制件18万吨,12米原料32万吨,电焊网30万吨和成型加工90 万吨。而30万吨的电焊网中,工程定制弯折网占60%,标准网占10%和工程定制平网占30%。此次考察,我们参观了其中两家较大的企业单位,即大众钢铁 (私人)有限公司和比亚西亚洲有限公司、一个预制构件厂以及两个施工工地项目。
马来西亚考察情况
马来西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钢筋焊接网,现在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每年焊网用量占混凝土钢筋总用量的20%以上,以定制网为主。本次考察,我们访问了吉隆坡1家焊网生产企业和1个施工工地。
总结
通过对两个国家的焊网企业和施工现场考察,考察团成员认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焊网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 技术应用上已经十分成熟:由于政府的推动,焊网的设计已经作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建筑结构设计首选,真正做到了有建筑就有焊网,有钢筋就工厂加工。除混凝土现浇结构外,预制构件中的钢筋也几乎全部采用了焊网。
2. 钢筋加工配送行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每个建筑工程按钢筋、焊网、预制构件分别在不同的部门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制作加工,然后分别按工程进度送往工地。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箍筋笼加工和应用也非常成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地下工程、框架梁和柱、构造柱中均有应用,小型箍筋笼加工采用机械设备自动焊接而成,大型的箍筋笼加工则是人工采用电焊条点焊而成。
通过考察,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焊网应用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广泛认可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对此次考察的设计人员触动很深,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焊 网应用方面还存在的很大差距,同时,也知道了设计努力的方向。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中国的焊网行业要想有新马两国现在的市场认可程度,不仅需要业内各企业 与设计院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设计的先期标注与推广,加快国内建筑工程工厂化加工步伐。
内容来自: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筋焊接网分会2014年11月特刊
【首页】 【返回】 |